在刚刚结束的第九次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大会上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《煤炭工业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。《意见》全面总结了“十三五”煤炭科技取得的显著成就,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煤炭科技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。因此,编者摘取了反映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些代表性数据,以期对广大从业同仁有所裨益。
01、到“十三五”末,中西部主要产煤区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越发凸显,晋陕蒙三省(区)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70%。
02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明显好转,2020年全国煤矿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.059,比2015年下降63.6%。
03、2016年以来,全国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0亿吨,淘汰关闭了大批煤矿。
04、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国已建成500个左右智能化采掘工作面。
05、2020年,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56.8%,比2019年下降了0.9个百分点。
06、截至2020年底,全国累计退出煤矿5500处左右,退出落后煤炭产能1Gt/a以上,安置职工100万人左右。
07、2020年,西部地区煤炭产量2.33Gt,占全国的59.7%。中部地区占全国的33.4%,下降了1.4个百分点。东部地区下降了2.3个百分点。东北地区下降了1.3个百分点。
08、2020年,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6.6%。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新疆、贵州、山东、安徽和河南8个省(区)煤炭产量超亿吨,原煤产量共计3.5Gt,占全国的89.7%。其中,晋陕蒙三省(区)原煤产量2.79Gt,占全国的71.5%。
09、截至2020年底,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4700处以下、平均单井产能提高到1.10Mt/a以上。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。全国建成年产1.20Mt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处以上,产量占全国的80%左右。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52处,产能820Mt/a。年产0.3Mt以下的小煤矿数量下降到1000处以下。
10、2020年,原煤入洗率达到74.1%,比2015年提高8.2个百分点。
11、到2025年,在建煤矿质量认证通过率超过85%,优质工程比例达65%,非煤矿山和工程建设市场份额扩大。
12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,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,年均消费增长1%左右。
13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以内,大型煤矿产量占85%以上,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%以上;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处以上;建成千万吨级矿井(露天)数量65处、产能超过10亿吨/年。培育3~5家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煤炭企业。
14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90%左右,掘进机械化程度75%左右;原煤入选(洗)率80%左右;煤矸石、矿井水利用与达标排放率95%以上。
15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煤炭行业人才占比提高10%以上,本专科学历占比达到45%,工程技术人员比重显著提升。
16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内蒙古东部(东北)、云贵基地:稳定规模、安全生产,区域保障。煤炭产量分别稳定在5亿吨/年、2.5亿吨/年左右,提高区域煤炭稳定供应保障能力。
17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冀中、鲁西、河南、两淮基地:控制规模,提升水平,基本保障。煤炭产量分别稳定在0.6亿吨/年、1.2亿吨/年、1.2亿吨/年、1.3亿吨/年左右。
18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晋北、晋中、晋东、神东、陕北、黄陇基地:控制节奏,高产高效,兜底保障。控制煤炭总产能,建设一批大型智能化煤矿,提高基地长期稳定供应能力。晋北、晋中、晋东基地煤炭产量控制在9亿吨/年左右,神东基地控制在9亿吨/年左右,陕北和黄陇基地控制在6.4亿吨/年左右。
19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新疆基地:科学规划,把握节奏,应急保障。超前做好矿区总体规划,合理把握开发节奏和建设时序,就地转化与外运结合,实现煤炭梯级开发、梯级利用,做好应急储备和能力保障。“十四五”期间煤炭产量稳定在3亿吨/年左右。
20、到“十四五”末,宁东基地:稳定规模,就地转化,区内平衡。煤炭产量稳定在0.8亿吨/年左右。